第一卷 山镇 第十二章 后膛枪-《梦穿清朝之铁铸江山》


    第(3/3)页

    意思是山镇〈S〉,后装〈H〉,滑膛〈H〉,西元一八五二年,一型枪〈G〉。

    匠铺里人,一头黑线!

    二哥搞不懂,也不想搞懂:“什么‘爱司’‘爱狙’,叫‘司狙’枪得了!”

    “这名字好,就叫‘司狙’枪。”

    “啊?”

    张应泉把参与制枪的人聚集起来,声明:

    一、此枪的性能,一定要保密。

    二、对所有人,包括老婆孩子,口径一致,就说此枪是南洋猎枪,从洋人那里淘换得来。

    大伙明白,私造兵器是什么罪,深究起来一个都跑不掉,虽说天高皇帝远,也不可张扬,就算官家不追究,招你进兵部火器局服苦役,为朝廷打造火枪,你能拒绝?肯定安生不了!

    山里人持有洋猎枪无罪,持有比清军甚至是洋人还先进的火枪,就难说了,要不说什么是‘怀壁其罪’?

    另外,这五支枪做试验够了,家底薄不能浪费,从明天开始制造前膛枪。

    为何?

    前膛枪造价低,产量高,可以训练用,也可以自卫,还有就是赚钱啦!枪支高利,洋人挣银子不手软,不带我们自己也蹭点?至于如何巧妙地‘出口转内销’?嘿嘿~!在约翰身上打主意就成,货真价实的洋教士。

    前膛式火帽枪,这在当前也算先进了,至少比目前主流装备的前膛式燧发枪进了一步。

    前膛枪比后膛枪简单太多,主件基本就是一根枪管,铸完后就剩下打磨的活计,当然还有击发机和扳机这些零碎,一天铸出多少件枪管,基本就制出多少支枪,每天平均制二十支枪没问题,这看在张应泉的眼里,就是银子,白花花的银子。

    该是找约翰深谈一次的时候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