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挑头,暂代掌柜,把火柴作坊当做自己的家业,也好让大家都有个依靠,至于销路我安排。” “少掌柜费心。” 回到铺里看到约翰,嘴里吧啦吧啦,没人听懂,张应泉一问才知,铺里有人受伤也就破了点皮,约翰让他去上药。 突然想起为约翰建一个小诊所,山镇从此就有医生了,洋郎中!哈哈,再让纤云跟着学,将来也让她行医。 再就是大哥管高炉,二哥管锻炉,纤云兼管账。 后世那句老话:目标明确了,干部是关键! 忙忙碌碌,始终惦记着一件事,山沟沟里也要‘工业革命’。 一条山涧。水面不宽,一丈出头;水底不深,五尺有余。地势陡,落差大,终年奔流不息,尤为夏季山雨后,瞬间咆哮。 这涧,离张家匠铺近,每当张应泉想到“工业革命”时,第一时间就想到它。蒸汽机?大清没有,目前山里唯一可利用的是这水力。 凡高效的传动装置,有一个零件必不可少,它叫轴承。若不然,依传统的硬摩擦方式传动,没有精度不说,动力损耗也大,转速高时,吱呀尖叫声无不让人龇牙咧嘴。 做轴承不是一般的难,白手起家,只能通过铸造后,手工打磨,力求先突破第一关,一口吃不成胖子,凡事都这样,先求有,再精益求精。 钢珠轴承是肯定做不了,但做滚子轴承还是有可能。不是有可能,而是一定能成,好孬而已。 传统明轮,不大!但刮水板不小,有力!整体可升降,方便维护。 轴向传动杆依然用硬木,轴心位置与岸边一般高,径直传动上岸,做一个简易离合器,其实就是一个利用摩擦减速,避免硬冲击的开合装置,再在岸边搭个棚子,简易的工业革命就从这里开始了! 通过牛皮带传动,可以带动砂轮机、土车床、土钻床、土冲床,还准备搞个土锻床,届时再支个锻炉,加工场地大搬家,鸟枪换炮。 钨钢的工具性能绝佳,车、削、钻都不是问题。 原本造千里镜〈望远镜〉,不难!不难是指烧制镜片;要做出合格的镜片,其实很难!难的是制凹凸镜的模具,没有车床想都别想,现在可以试验了。 于是找来恒山一同操作,先制玻璃镜片。 石英砂预先浸泡,洗净晾干,用钳锅放在小高炉里熔,这东西也需要高温,比炼普通铁的温度都高。 第一锅,略透明,灰蓝色,嗯!含铁量太高,去掉上下杂质,取中段再炼,加炉温。 第二锅,透亮,淡灰色。 第三锅,纯透,有点青。 成!就他了,模范是经过车床加工过,光亮度极高,将熔化后的玻璃液体倒进去,就制成凹凸镜片。 配上硬木车成的镜筒,把凹凸镜片镶好,调整伸缩量并固定,就制成单筒千里镜,当初制模时考虑的是放大率八倍,差也差不多! 与洋货千里镜没比过,山里人除张应泉外,都没见过西洋千里镜长啥样?这是地地道道的国产货。 一把千里镜,放在约翰眼前。 “Made in Qing Dynasty” “这……这……不可能!”约翰已经会不少汉语单词了,而且是官话发音。 张应泉又与恒山讨论了烧制洋灰问题,让他自己去试,因为谁都没烧过,原理能讲通不行,总得要摸索才行。 其实,当时西方洋灰进入实用也才三十年,普及率也不高,清国人有听说,但少见。 “这也能行?” “你先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