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阿明上台后试图摆脱苏联控制,声称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苏担心失去对阿富汗的控制,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并进行战争准备。 于是持续十年旷日持久、边打边谈的苏联阿富汗战争便爆发了。 可是长久的苏联阿富汗战争使苏联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上承受巨大压力。在战场上的屡屡失利,使得阿富汗游击队的不断壮大,迫使苏联改变侵阿政策。1985年戈尔巴乔夫任苏共总书记后,决定逐步从阿富汗脱身。 为实现这一目标,苏积极推进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将战争规模保持在较低水平;同时加紧武装阿富汗政府并将“清剿“任务移交给阿政府军,苏军主要负责防守城市和交通线。 而阿游击队为了把苏军赶出国土,推翻喀布尔政权,对城市和交通线频繁发动攻势,先后对喀布尔、昆都士、坎大哈、贾拉拉巴德、赫拉特等重要城市发起多次进攻。 其中对喀布尔的进攻曾出动兵力5万人,时间长达几个月,对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造成严重威胁。阿富汗战场出现了苏军控制主要城市与交通线、游击队控制广大农村、双方均不可能取胜的僵持状态。 1986年2月,苏联最终同意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1988年,在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主持下,苏联、美国、阿富汗喀布尔政权和巴基斯坦四国外长在日内瓦签署了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协议。协议规定,苏军从1988年5月15日起,9个月内全部撤出阿富汗。1989年2月15日,苏军按照协议规定全部撤出了阿富汗。至此,苏联入侵阿战争才算是正式结束。 所以,刚才尼基塔说自己是两年前从阿富汗退出来的,那就应该是最后一批从阿富汗撤走的老兵了! “尼基塔,和你一样安全退回来的老兵都在从事什么工作?” “大多数退役了……曾经伟大的苏联已经养不起这么规模庞大的军队了,在我们撤退回来之后,裁撤了一大批。被裁撤之后,一小部分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一部分成为了刚才那些警察的同事……至于,我那些伤惨的战友们……”尼基塔说到这里,只是呆呆的望着窗外,没了声息。 余子贤侧过脸,看着尼基塔一脸痛苦的样子,实在不忍心问下去了:“对不起,尼基塔,让你伤心了。” 做了一个微不察觉的深呼吸,尼基塔已经调整了情绪:“没有什么,这是我们曾经作为军人应该承受的……我那些伤残的战友文化程度高一些的还能进军工厂,干些杂货,主语伤残严重的,则只能领取一些国家的补助,待在家里……生不如死!” “是真的生不如死……死了还能补助家人一大笔财产,足够在莫斯科买一个小点的房子了……但是现在我那些伤残的战友,没有工作能力,只靠政府补助的200卢布生活。曾经的一个月200卢布的补助,够一家人吃喝了,16戈比1公斤面包至少能够保证他们饿不死……可是现在了?两块面包就要16卢布……这样的联邦已经不是我们和祖辈们为之流血奋斗的那个联邦了!” “我们需要生活……我们一个班9人回到苏联的,连我算上也只有五个人,三个伤残战友永久的失去了劳动能力!” “而一年前,其中一个因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开枪自杀了!而他受伤却是因为救我……剩下的两个伤残战友,其中一个已经失去了联系,我甚至都不知道他是否还活着!” “至于另一个白俄罗斯族的战友,则被分配回了他的故乡,在一家工厂上班!也是好长时间没有联系了……” “九个人,回来了五个人,而我现在能联系上的也只有一个人!” 说这话的时候,尼基塔已经归于平静……古井无波! “尼基塔,我相信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你信吗?” 尼基塔听见余子贤的声音,转过头看他一眼,只是轻轻的笑了一下,然后又将头转了回去。 看着尼基塔的神情,余子贤看不出来尼基塔到底是相信了还是没有相信…… “砰砰、砰、砰砰……”的敲门声,再一次很有节奏的想起。 依旧是秦尚飞过去开门。 陆远回来了。 “老板,有个不算好不算坏的消息,我说了你不要急!” “嗯,你说。”听到路远这么说,余子贤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 “就在一个小时之前,峨罗斯副总理叶戈尔妻子带着孩子去逛街,在一个商店购物的时候,为了几块面包和人发生冲突,最后更是在保镖和平民之间发生了枪击……而这个事情就发生在我们不远的尼基特街的一个超市……目前不知道,之前的枪击案和这个案子之间有什么直接的关联,但是我们可以确认的是,我们这附近1公里范围内的街道已经被戒严了……” 令余子贤没想到的是,这个时候,居然连峨罗斯共和国的副总理家属都需要和平民争抢食物了。在余子贤的印象中,不是在空空如也的平民超市之外,还有夫人权贵阶层专属的富人超市吗?或者是这位副总理夫人逛街的时候,突然感觉饿了,想买点面包吃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