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章 戳中了软肋-《芯片的战争》
第(2/3)页
之前东芝几乎独占国内市场,供货及价格都稳定。可是之后随着四方合资厂陆续向国内厂商开始放货,东芝就开始行动了。
他们用不断涨价的方式将国内厂商都赶向了四方这边,帮助促成四方合资厂的订单火爆。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正常供应陆氏半导体芯片,只是在合资厂这边订单签成之后,立马掐断了遥控电路板主材芯片的供应,一下子将四方厂放在了无法履约的窘境。
余子贤还敢肯定四方厂这边或者订购会内肯定有人给东芝通风报信。但是这会儿,余子贤暂时无法顾及这些,他担忧,东芝还有后手。
“李经理,那对方有没有提出什么条件?”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
“李经理,那你们这边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要知道这一次按照昨天签约的订单量,我们可能产生我们两家都无法承受的巨额亏损,如果处理不好,发点货最坏的的情况,我们这个合资厂都不一定有存在的基础!”
“我们也在尽量想办法,和经销商沟通,争取早日恢复芯片供应。”
“你们不用和经销商联系了,直接和东芝半导体联系吧!看对方会提出什么条件?!”
余子贤感觉很头疼,东芝这一刀是彻底戳在了合资厂或者说是国内电视机工业的软肋上。
和汪启升告别李东红之后,余子贤直接去了合资厂的设计实验室,他需要进一步确认一些事情。看来得提前做好应变的准备了。而汪启升则回去给罗守武汇报情况去了。
目前,总共月产100套遥控器电路板之中,因为市里面的关系,预留了30万套,这个到好说。约定按照市场价提供给市里面的两家大彩电厂提供遥控电路板,所以这个厂里面到不是很担心。
剩下的70万里有30万被之前几个老家伙分了。虽然还有四十万是其他大大小小的厂,但是罗守武感觉还是先搞定这四个老家伙为好。
“大家伙也不要埋怨老罗了,老罗也是没有办法了,再说之前老罗做的够地道的,我们拿货价要比其他厂的低了将近20%,所以我们当务之急是想着怎么把这个事情解决掉,不然东芝那边180的价格,到时候我们拿还是不拿?”看大家吵个没完没了,一会儿骂供货商不地道,一会埋怨罗守武不讲究,老牛同志直接发了话。
“对了,老齐,我还是想问下,难道我们国内就不能生产AT两片机配套的这遥控电路板芯片吗?”
“老罗啊,这么给你说吧,这芯片我之前就了解过,是1.5微米制程的芯片,我们国内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达到1.5微米的制程,但是一旦要大规模生产就不行了。工艺我们接下来再说,就说这建一个中小型厂房投资都在上亿,设备就更不用说了,没个十亿,别想拿下来。我有幸参加了江南742厂5微米双极线性集成电路生产线的建设,据我了解的是,需要的设备包括供电设备(包括应急供电)、面积超大的超净室、换气设备、冷却设备等等诸多设备,厂房建筑更是高标准,因为晶圆生产特别怕震,就是从工厂附近开过去一辆卡车也会影响生产,所以厂房的地基都打的非常深,要做许多稳定措施,类似于高层建筑防震,这里的难度非常大,当然成本也就高。再来说一条生产线大概需要好几十台光刻机,各个波段的光刻机依据精度线宽要求从几十万到上百万甚至上千万不等,此外还有其他上百种配套设备,这个不同型号的设备按照设计要求排列在一起,按几百道的工艺工序才能完成晶圆的生产,当然生产过程中和生产后还需要进行各种检测来保证晶圆的质量,这些设备便宜的十几万、贵的上百万……还有生产过程中需要到的各种耗材,比如什么研磨液、曝光胶、清洗液等等,需要的东西太多了。关键是我们国家能够自己生产的设备和材料几乎没有,就算是有不多几样可以替代,但是也是差了一两个等级……设备、材料全要从国外进口的,先进设备技术却又被“巴统”限制的死死的……所以自己生产这条路会很难,就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想要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几乎不可能,至少这十年内不可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