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重回德云-《德云流量王》


    第(2/3)页

    当年王少君离开的时候,德云社已经火了,演出的门票,一票难求。当时德云社一张票卖二十块钱,可黑市上已经炒到了大几百,甚至上千。

    这样的供需关系,自然而然的就衍生出了一个灰色产业。

    门票中间商,也就是所谓的票贩子。

    这些家伙排队买票,买的还都是好位置的票,一张门票弄好了能赚个几百上千。

    05 06年那会,郭老板玩了命地说相声,场场爆满,红透了燕京半边天。

    他当然也赚钱了。

    但是他真正赚钱的,是他出去拍的综艺,做的节目,再加上商演的收入。

    小剧场20一张门票,300个座,总共6000块。抛开人工,水电,剧场的费用和工资。

    真正到郭老板手里的,两年加一块,恐怕不超过几十万。

    那可是整整两年。

    而德云社门口的票贩子,规模最大的两个东北哥们,当时都已经在三环买房了。

    如今媒体全面封杀德云社,受伤的不仅是德云社,还有以此为生的这些票贩子。

    “你干什么的?这里是德云社的后台,里面人家开会呢,粉丝不许进。”

    其中一个票贩子,注意到王少君,立刻伸手拦下他。

    德云社虽然关门歇业了,但他们的演员,并没有离开。

    郭老板和他手下一帮人,这个时候估计就坐在后台里商量对策。

    相比于那些媒体,德云社的影响力实在太弱了。

    如果这个时候,有官面上的头面人物开口,或者人民报那种官媒,带头批判德云社。

    德云社恐怕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如今即便那些大人物还没有开口,德云社的处境,也没好到哪里去。

    这些年,德云社的确火,但也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一些行内人。

    想看德云社倒霉的,大有人在。

    没办法,墙倒众人推!

    这个时候有可能力挽狂澜的,就是坐在后台的那些人。

    票贩子的财路,全都寄托在德云社身上,他们倒是真心盼着德云社好的。

    要不然也不能免费帮德云社维持秩序。这大热天的,到商场吹会儿空调,难道不香吗?

    “我是王少君!”

    听到这个名字,拦住王少君的票贩子,明显愣了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