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以前班子里的人或多或少都与江湖有牵扯,老班主也是我师父,天地会川字辈,被分为敬山堂堂主,我与二虎也拜在敬山堂下。” “山镇也有天地会的堂口?” “没有,敬山堂原本是分出来的堂,还没落地,有堂没口,师傅为堂主,师傅带着我们师兄弟,广结江湖,准备落地衢州府,好好地经营敬山堂,后来你知道,遇有不测,敬山堂,名存实亡。” “信呢?” 这封信有点奇怪,属广发英雄帖的那种,许多用词古怪,属切口类,非会众根本看不懂,莫名其妙? “你是怎么收到这封信?” “巧合,前天押货去杭州府,在码头上无意间救了一名摔倒的老客,载了他一程,那老客带有天地会总堂戒指,无人时,对上切口,他并没问敬山堂的现状,只是留下这信,邀我和堂主一同与会,其他什么都不说,天地会规矩大。” “信上写的是什么?” “说下个月初三,各堂主在宁波府开会,讨论反清复明义举,还说刘总堂主已被各路举为总舵主,亲率小刀会结成统一大军,配合太平军,攻上海、浙闽。” “有开会的详细地址吗?” “天地会有自己的暗记符号,去了宁波仔细观察就能看到。” 地下组织都是这样,神神叨叨。 “我们凑个热闹,一起看看去!”张应泉来了兴趣,他不是对天地会感兴趣,而是对地下组织感兴趣,他一直希望建立一个情报组织,将来一定有大用,暂时借用某现成的组织也行呀! 天地会组织并不十分严密,它与南方洪教、白莲教,还有北方漕帮都有交叉,在民间下九流人群中繁衍甚广,据说也勾连上地方官府,在百姓中煽动性极大,是官府决心铲除的地下组织之一。 张应泉手持礼帽,一身洋装打扮,那头发造型,比洋人还他妈洋人。宁波开埠之地,假洋鬼子不少,扮一扮也不妨。大虎也不俗,一身西洋猎装,拎一西式马皮箱,只是多了个辫子,暴露出清国人的身份,太明显不过,一主一仆,出入洋行的主。 一踏上宁波码头,这两位就发觉那里不对劲,有官府的探子盯着周围的一切,不是在盯张应泉他们俩,而是在盯周边的人,可以理解,他们这份打扮太地道,没毛病,所以探子们的许多动作并不躲避他们,尽数暴露在两人眼前,不是他们受过什么特殊训练,只要不是傻子都觉察得出来,而那些背监视的人,却不定知道。 行不多远,一老者欺身过来低声道:“跟我来!” “师父?” “闲话少说,先找个安全的地方藏身,这里要出事!” “……” 此人正是大虎的师父谭正川。 自土匪把谭老班主绑进山里,因看其岁数大,被安排在一个制烟膏的作坊里,这地方在匪寨中央,看守严密,突一日寨中起火,又枪声大作,他乘救火档口偷跑出山寨。 谭老班主逃离山寨后,即去杭州府欲寻会友帮忙,一来二去耽搁不少时日,本准备纠集一众人,再进山寨,寻找班里的幸存者,想不到,时日不长,土匪就把绑来的苦力遣散干净,班里众人四散,再也无从探寻,不过他不经意间在杭州府码头发现了大虎,因当时不好相认,只探得这是山镇来的人货。 于是,一日谭老班主悄悄地扮成山客来到山镇,突然又看到二虎还有西门佳,非常激动,计划相认后,一起带走,突然发现,他们在山镇并非是苦力,无论从他们的穿戴,还是面容气色,都说明他们生活得非常好,自己的想法是否自私了点?知道自己给不了后生们更好的生活,不如不见。于是,谭老班主又悻悻然离开山镇。 没想到谭老班主在宁波码头又见到大虎,本来可以不认,可随行的总堂的老者指认说,那穿猎装的洋后生是他邀请来开会的人,大吃一惊!这大虎什么时候自己卷进天地会中?会中出了叛徒,会议临时取消,这消息已经来不及散发了,但大虎不能不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