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山镇 第十三章 竟然是“革命前辈”-《梦穿清朝之铁铸江山》


    第(2/3)页

    约翰想不到,在遥远的东方,竟然找到一个知音,这让他对张应泉。对张家,对山镇产生了极大的好感。

    “约翰!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什么事?”

    “我们想用你的名义在宁波开一家洋行。”

    “做什么?”

    “做枪支,军械生意,还有些新品。”

    “哈!我知道了,你是想规避清国的法律,用洋人的名义返销国内,是不是?”

    “你明白,清国的法律规定,民间是不能生产武器,更不能买卖武器。若以洋行的名份,合法采购零组件,再经洋行组装成武器后守法经营,这属于合理规避法律问题,不会有麻烦,若能销往外洋,我也没意见。”

    “让我怎样帮,注册一家空壳洋行?”

    “詹家在开埠口岸宁波有一个铺面,门楼还不错,虽然小点,能放下几张桌子,再装修好点,另外租一个仓库就全了。除注册事务外,你不用亲临,我们安排华人经理操办业务,你只要签一份业务授权书就好。”

    “让我想想………。嗯!有一个要求,抽取交易额的千分之二归我,可行?”

    “你要?”

    “我想建一个教育基金会,办学校,与教会无关的学校,为贫民家的孩子还有孤儿,提供免费教育。”

    “我提千分之三给基金会。”

    “我还要同比特商量一下,我想他不会反对。”

    “你不会在大清国,宣传共产主义吧?”

    “为什么不?”

    “哈!”

    一个月后,詹余庆伴着约翰回到山镇。

    “汉章洋行?有寓意吗?”

    “汉通翰,章通张詹。西洋人张詹分不清!”詹掌柜解释道。

    注册洋行不麻烦,除约翰外又有老比特加持,没费什么事就办妥手续。后来才知,洋人的‘皮包’洋行也不少,买空卖空是资本买办的拿手好戏。

    这家汉章洋行目前委托詹家货行杭州分行詹大连詹大掌柜内部代理,雇请了一个华人襄理和两个通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