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庚子年后,大清一朝,开烟馆无罪,倒卖烟土有罪。有罪无罪,官字两张口。 詹家二少爷詹二和被官府锁拿,罪名恰恰是‘倒卖烟土’。 现被关在县衙大狱,托人问衙役,都说不知详细案情,目前少爷还真有问题,不是被打至伤,是大烟瘾发作,正在自殴、自伤。 大烟瘾?二少爷什么时候抽起了大烟?家里人一概不知,詹家柜规:不得从事烟土买卖。全家也无人沾这败家的东西啊! 急得不行,赶快打点探望,了解情况。 另一头怎回事?二郎是叔伯家的孩子,排行老二,都叫二郎,前时带两伙计去景德镇走货,应该这两天返回,这到好,人没回,先成了肉票。 信上说,路经衢州地面时,被汉匪〈山匪〉打劫,货不多全数落在山匪手中,都是上好的均窑瓷器,值点钱。但山匪不识货,这点瓶瓶罐罐,难不成让我们走空?不行,都绑了!拿一百两白银赎人,衢州城南匪集洼,展詹家货号旗见面,少一两都不成,三日后撕票。 两头出事,左支右绌。 “这样!”张应泉插进来说道:“与山匪打交道我熟,二郎这边我去处理,掌柜用心梳理二少爷的事,咱们分一分工,也好各自集中精力。” “山匪性残,少掌柜不能历险。” “放心!山镇有不少山匪婆娘,我与他们六爷也有过交情,不看僧面看佛面,他们至少不会把我怎样。” “也好,有劳少掌柜。管家!”詹余庆叫来大管家:“备上一百两现银,随张少掌柜去趟衢州,无论如何保证安全,快去快回。” “一定!” 金县往衢州路好走,官道宽阔笔直,骑马疾驰二个时辰即到,往城南,一打听匪集洼,路人皆知。原本就是土匪出山前的集结之地,也是得手后的分赃之地,直接表意取名‘匪集洼’。 这里离城二十来里,有几个真正的棚户,据说每逢十这里还有点人气,各类山货在这里交易,大到活野猪,小到草药,只要是山货应有尽有。外来客商只能趸货〈整批批发〉,论堆估进,概不零售。 大家心知肚明,山匪的山货,也有一大部分是他们自己采来的,山匪也有山田,也种粮食,山寨行配给制。当然也有货要出手变现,有一条可以肯定,在‘集日’当天买卖平等,确保各路‘平安’,否则谁来趸呀? 官府两眼一闭,装聋作哑,谁愿自找麻烦? 这里平时基本全是匪,胡乱打死一个人,保准没冤枉! 天还没晚,管家取出号旗,迎面过来三个粗壮的汉子,一小头目开口:“才来?” “各位大哥初次见面,行方便!” “看银子!” “这里!” “够三百两吗?” “不是一百两吗?” “你赎一个人?” “啊!” 这已经是在恶意地为难人了,绝非偶然,詹家何时得罪了山匪? “这位大哥!”张应泉取出吼六媳妇王小凤给他的桃木牌牌:“银两没带够,这个物件,压在此,可行?” 小头目一怔,上前细看,躬身向牌牌行礼:“大水冲了龙王庙。” 另两位也上前行礼。 “敢问小哥?面生啊!” “家住山镇,小姓张。” “哈!张少掌柜。吼六对我说过,他在山镇只识得一人,面对发匪,以一敌十,算你一个,失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