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正途长漫漫(十一)-《羡云》


    第(1/3)页

    魏栩朝着荀老大夫欠了欠身,“师父在里头等您老,请进去吧。”

    荀老压下目光中的复杂,点了点头。“多谢世子,那老夫先失陪了。”他拱了拱手,绕过魏栩进了里间。

    魏栩在原地停了片刻,随即转身去了外厢房那边的隔间。眉目温婉的大丫鬟,正借着窗外的天光,仔细缝着一件绸衣。

    她叫珍珠,是庄子里的一等大丫鬟。和青杏一起,都是从小在容隐身边长大。虽然相貌不是特别出挑,但是性子温柔、说话和婉,绣工也是一等一的好。市面上有的针法,只要庄子里搜罗来,不须人亲自指教,就能很快的领悟通透。

    之前沈黎未出嫁时,一应四季的衣裳都是她领着手下的人做成的。

    在这个庄子里,她只需服侍三个人。一个是容隐,另外两个就是沈黎和魏栩。不过魏栩一月最多也就能过来一次两次,忙得时候甚至要隔上好几月。

    因此她手上的事情,就轻便了好多。不过虽然如此,珍珠却依然保持着之前的习惯。只要有时间,总要揽点事情在手上。

    所以沈黎虽然嫁出去了,但也能时不时的收到她做的衣裳。

    炉子里的炭火暖热暖热的,她隔得远,怕烟味会熏到手里的衣料。其实炉火里的炭燃烧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烟雾升腾起来。但她习惯了小心,所以总注意着。

    魏栩走进来的时候,她刚缝好衣领处的那颗宝石纽扣。乳白双蝶暗纹绣的袄子,衬着玲珑剔透的青色宝石。魏栩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为容易绣的。只有她才爱极了这种清清淡淡的衣裳,一点都不像寻常人家那些花花绿绿的热闹。

    “奴婢见过世子爷。”魏栩进来的突然,珍珠慌忙将手里的绣活放过一边,起身给他请安。

    魏栩摆了摆手,“师父在跟荀老谈事,我不好忤在那里,所以过来这边坐一会。你去给我找本书来,再泡一壶茶端过来。”

    珍珠是服侍惯了俩位小主子的,听了魏栩的话忙道:“奴婢这就去,世子可有什么指定看的书目。奴婢怕随便取过来的,世子会不喜欢。”

    “不用特意费心,就从容易之前的小架子上随便取本游记过来就行了。”魏栩撩起袍子,拣了靠窗那边的位置坐了,随意道。

    “是,那奴婢这就去办。”珍珠躬身应了,转去了旁边的茶间。

    容隐喜欢这处院子,所以沈黎跟魏栩也经常跟着在这一边玩。厢房这边各种物事,应有尽有。不过片刻,珍珠就将魏栩要的东西取了来。她候在一边,见魏栩接了书慢悠悠的翻起来,就轻声道:“奴婢先去帘子外头接着做手里的绣活。世子要是有什么吩咐,就喊奴婢一声。”

    “嗯,你去吧。”魏栩也没抬头,他的目光依旧停在手里的书上。

    珍珠不敢多停留,屈身福了福,轻轻打开帘子出去了。

    她虽然与青杏同为容隐身边的大丫鬟,但是为人处事却是很不相同。譬如若是青杏在这里,必然会留意到魏栩的不对劲,也会注意到魏栩拿书的那只手,因为过度用力而变得青白。语调虽然没有什么异常,但是另有一种绷紧的平直压在里面。

    当然也正因为她的这份“粗心”,所以青杏跟着沈黎去了青州,她留在了云庄。用魏栩的话说,就是沈黎太笨,身边需要个人时不时留神;而师父已经很聪明,身边服侍的人笨一点反而比较舒服。

    珍珠出去了,帘子并没有发出多大的声响。隔间里安静地让人有些发慌,魏栩将身子往后靠在了迎枕上,旁边的窗户被开了一角。

    这处院子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隔间的卧榻刚好对着主屋那边的书房,且地基要稍微高一点点。不过因为中间遍植松树,所以一般人不会留意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