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行了,长乐,既然这厮没什么大事,咱们也快些离开,这儿是在胜业街,来往人员杂多,你千金之躯,若是受了点损伤……”吕芸潞欲言又止,她看了一眼杨冬儿,后者跟她是一般的表情,黛眉微蹙。 “芸潞多虑了。”透过窗缝,高长乐往外看了眼,自始至终,胜业街上的人都没有减少,但都像是约定好了似的,路过的人没有一个靠近马车,而在马车周围,是几处小摊围着,也不做生意,就这么静静坐着。 不用想,当是玉仙儿特意安排。毕竟高长乐是昊国公主,千金之躯,人家可以胡闹台的出来无忧无虑的玩闹,但他们不行,派些信得过的人守着,免得有不怀好意的贼子蓄意接近。 “李公子。”高长乐回过头,笑着叫了声李箫。并未称呼大人,或是小李大人,以礼制来说,身为公主的她也可以称一声,当然也是可以不称。而相对于大人的称呼,公子二字,倒是亲近许多。 李箫拱拱手,应了一声,同时时刻关注着周围的情况,玉仙儿很是贴心,派了人在边上守着,而且不止是他们这,连周舒移那也让人看着点,即便石世藩想要回头一击,也能抵挡一二,倒是需得找个时间好好感谢感谢玉仙儿跟高长乐了。 既然高长乐执意如此,吕芸潞跟杨冬儿便不再劝说,坐在两侧,二人中间像是有扇镜子一样,出奇相似的表情直盯着李箫,让后者不由的一阵哆嗦。 见此,高长乐掩嘴一笑,笑靥如风。也不知道李箫是怎么得罪了自己的这个两个好友,竟会被这般嫌弃,吕芸潞跟杨冬儿可不是这种小肚鸡肠的人,李箫看上去也不会真是个登徒浪子,诗如其人,怕是其中有误会。摇摇头,红唇微启,声如幽曲,音当空灵,“李公子,那日太后奶奶寿宴的时候,长乐正好在殿中,恰好听见了你做的那三首诗,当为国粹。” “尤是那首《将进酒》以及最后那首《无题》,只是当时李公子你醉倒过去,第二日更是与父皇在御书房畅谈数个时辰,最后被徐公公送出宫,期间都没机会一见,是为遗憾,所以今日才会突然前来,便是想……聊聊诗文。” 说得很是虚,连高长乐自己都不相信这个理由,聊聊诗文?谁人不知此刻高长乐身旁的那位侯府长女是什么人,京师数一数二的才女,若较其真实实力,怕是李箫都不及吕芸潞的半分,当然,世人并不知道李箫是文抄公这件事,但放着这么一个大才女不探讨,却冒着风险出宫,这个理由说起来似乎如纸一般,一碰就碎。 吕芸潞咳嗽两声,为高长乐的话感到尴尬,确实后者出宫的目的是冲着李箫以及李箫所写的诗而来,但真正的原因怕是冲着人吧。她也不知道,为何总觉得高长乐跟李箫是见过的,不然为何二人一开始见面的时候会展露出那种如见到曾相识的老友那般表情。 “殿下能看上在下的诗,是在下的荣幸,殿前是为应付应付陛下,便作诗想要脱身,哪只情到深处身不由己,喝多了几杯,幸而没有殿前失仪。”李箫笑了笑,开口说道。 这可不是虚言,的确是想着应付皇帝,的确被李太白的诗感染,不过更重要的是因为那位兵部侍郎的酒,也是在事后才得知,那可是烈酒,早知如此便用真气化解酒气,哪会一时间反应不过来,直接醉了去,好在是在皇宫,好在不会发酒疯,不然在诸邦国面前做出些出格的事,给他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