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朝问歌 第九十三章 退堂-《如弈歌》


    第(2/3)页

    李箫跟周舒移看在眼里,临安县与杨庄的关系在他们二人看来已经了然,但他们没法出口。因为这儿是在常来福的地盘。想必今日那梅有乾邀请他们进来旁观,也不会简单。定是受了常来福或者是杨庄的指使。

    虽然不知道此番的安排是为了什么,但可以猜测的是,常来福等人对他这位从京师来的京兆尹府新任参军来了兴趣。这也或是李箫他的凭空猜测。但无论怎么说,临安县绝不会似表面看起来的这般平静。

    “常大人,我家夫君可是丧了命的啊,怎么可能与杨庄无关。”王氏反应过来,往前爬了几步。丧夫之痛让她顾不了其他。

    常来福早已经料到王氏会不服这个判决,嘴角微微上扬。临安县的一众百姓应和着王氏,这倒还真给了他不小的压力,而且又是在李箫呆在临安县的日子。这位京兆尹府的司仓参军,这几日一直躲在院子里面,没有露头,多次相邀都没能成功。

    其实以往的时候,京察时候,也会有京官出现,但那些都能用银子收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去,即便他们觉得太苍八县有猫腻也会一笑而过。但今时不同,李箫不出现,也没法收买,放在菜蔬里面的银子也都被悉数奉还,着实是个难对付的主。当然,京兆尹府的参军没什么可忌惮的,但这李参军可是小诗仙,颇为受陛下的器重。

    皇帝陛下多年来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缘故,对太苍八县的关注只有产量。可如果那李箫回京,跟陛下提了那么一嘴,到时候,太苍八县的那些个事可就遮不住,他常来福的这颗脑袋,可也得挂在菜市的柱子上咯。不过让他感到疑惑的是,杨公子为何允许李箫旁听,后者在这,他伸展起来,着实有些被束缚的感觉,而且,今日这李参军大人,安静有些出乎意料。

    说实话,对于李箫,他并不喜欢,当然,正是因为前几日县门前,李箫落了他面子的缘故。五百两银子,不给他,笑话。杨公子看不上,自然而然,这些银子尽数落进了他的口袋。

    他看了一眼李箫二人,又看了看衙门外站着的那些已经没了气势的百姓,淡淡一笑。愚民当真是愚民,搬出昊律,他们就无话可说。他咳嗽一声,对着王氏说道:“王氏,本官念你刚丧了夫,不与你计较煽动之罪,你需得知道,按照昊律,你今日的所为,可是要处以割舌之刑。赶紧回去,王氏狗蛋的送葬费,本官可帮你出了。”

    又是搬出昊律。短短一句话,让王氏下意识的捂住了嘴。

    昊律刑法,故意煽动百姓者,当处以割舌之刑。

    可王氏并非是煽动,只是周围的邻居亲属听说了王狗蛋被杨庄害死的消息,自愿而为。至于其他的百姓,也都是群情激奋。王氏显然不知道煽动一说是如何定义,她回头看了一眼衙门外的百姓,其中竟然看不见自己熟识的邻居亲友,心中一凉。但她早已没了退路,孤儿寡母的,没了家里的顶梁柱,又怎么可能活得下去。

    亲友或许能够资助个几年时间,但临安县的情况她也清楚。虽说富有,但实际上只有上边的人富有,他们这些下面的百姓只是能够吃饱而已,她应该妇道人家,没点本事,又带了个女儿,哪有几户人家能承担的起。

    “公子!”周舒移紧紧咬着牙,怒目而视,就要上前主持公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