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8章-《1627崛起南海》


    第(3/3)页

    再看所谓的矿场,也仅仅就是几个一丈方圆的矿洞,用绳索绞盘将矿洞深处挖掘的矿石和土石一并装运出来。

    像这样原始的采掘和运输方式,效率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钱天敦也是亲眼看过之后,方知苏哈尔人以前所言非虚,他们卖给伏波港的煤炭量总是供不应求,并不是为了囤货涨价,而是实在产能受限,根本没法保证更大的供应量。

    而这都已经是伏波港开始大手笔收购煤炭后,苏哈尔人扩大产能的结果了,在此之前的产量据说更低,仅能满足本地人日常生活所需。

    负责矿产勘探开发的田叶友虽未亲至,但他也派了两个徒弟过来,实地勘察这里的矿脉是否有大规模开采的价值。

    “苏哈尔人根本不懂得这些矿产的价值,守着聚宝盆而不自知啊!”

    钱天敦从一处矿洞出来之后,便忍不住发出了感慨。

    这地方本就没什么物产,环境也不适合农业开发,如果好好发展采矿和冶炼,也不失为一条发家的路子。

    但根据他们刚才对本地矿工的问询,苏哈尔人显然对此缺乏兴趣,更愿意把资源投入到港口经营上,完全没意识到矿产对振兴本地的经济的作用。

    石迪文道:“这应该也跟苏哈尔人的产业水平有关,你看他们开采的情况就知道,距离工业化还相差甚远。就这么点开采量,能赚得了几个钱,要达到我们的要求,把他们整个部族的人全塞进矿洞都不够。”

    靠着手挖肩扛的开采方式,显然无法把这些矿洞变成钱天敦所说的“聚宝盆”,日后海汉要开发这里的矿藏,势必也得引入机械化的开采和运输方式,并且在本地建设下游的冶炼加工产业才行。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