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唐悠悠接过剧本,封面上只有简单的几个字:项目草案。 她带着礼貌的微笑开始翻阅,但很快,她的眉头微微蹙起。 韦征在一旁详细地阐述着他的构想,越说眼睛越亮:“我想做的不是一个传统的广告,更像是一个系列情景喜剧!” “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围绕产品展开,但核心是轻松幽默的生活趣事。” “最关键的是,我计划大量采用长镜头!” “一镜到底的那种!” “让表演的流畅性和喜剧的节奏感完全呈现,减少剪辑的干扰,让观众更有代入感,仿佛就在现场观看一场微型话剧。” 他滔滔不绝地讲着运镜的构思、喜剧节奏的把握、演员表演需要的生活化与夸张度的平衡。 然而,随着他的讲述,唐悠悠心中的惊讶却越来越浓。 这想法…… 太超前,也太冒险了! 长镜头对导演调度、演员演技、现场配合的要求是变态级的,稍有差池就会变成一场灾难。 而且,情景喜剧式的广告? 这种形式在国内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观众能接受吗? 广告主能接受这种不那么直白的推广方式吗? 她仔细查看剧本,看完以后果然和她所想的一样。 这种剧本,这种拍法,恐怕没有多少成名导演愿意接手! 风险太高,容易砸招牌! 同样,稍有地位的演员也可能不愿意参演。 既考验演技又可能不讨好,报酬如果还不高! 也难怪韦征之前找不到人,正经的投资商还有演员,谁会接这种剧本,万一砸在手里可就是一个黑料。 她快速浏览完了剧本,合上稿子,抬起头。 韦征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脸上浮现出苦涩和无奈:“想法就是这样。” “但是,这个项目预算非常非常有限。几乎都投在了技术和制作上,对于演员片酬这一块。” 他艰难地停顿了一下,“我甚至可能请不起除了您之外的其他符合要求的专业演员了。这也是项目最大的困境之一。” 若是平时,唐悠悠听到这样的项目和预算,或许会礼貌地表示考虑然后婉拒。 甚至在他刚刚看完剧本的时候,就已经想要甩剧本走人了。 但此刻,她想起了姜年。 想起姜年对她说的:“我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潜力,而且,韦导认为你非常适合。” 出于自己的职业本能,她认为这个剧本不可能爆红,可是在这个时候她选择相信姜年。 她不由得回想起姜年的意气风发以及言之凿凿的模样。 姜年是绝对不会骗人的,他既然说可以,那就一定可以。 唐悠悠猛然站起身,把剧本递回到了韦征的对面。 “我相信你的能力。” 姜年看好这个项目。 姜年相信她。 这就够了! 她将剧本轻轻放在桌上,露出一个灿烂而真诚的笑容:“韦导,剧本我看完了,非常有挑战性,也非常有创意!” “这种创新的形式确实很少见,但我认为恰恰说明它有巨大的潜力!” “既然姜年看好,我也相信这个项目值得一试!” 韦征没想到她如此爽快,先是一愣,随即被巨大的惊喜笼罩。 第(3/3)页